23 再論語言:內戰、包容性語言、經濟戰爭、國民財富 #
內戰 #
1861年在美國發生的事情不是一場「內戰」。沒有兩支相互競爭的軍隊,每一支都試圖統治另一支。相反,這是一場關於分離的戰爭。
關於真正的內戰的例子,我們可以考慮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在那裡,兩個團體相互戰鬥,每個團體都希望統治整個國家。一方是佛朗哥(Franco)領導下的法西斯分子;另一方是共產主義者。
為什麼稱十九世紀中葉在美國發生的事情為「內戰」?我們都知道,真正的內戰是在兩個相互競爭的政黨之間,每一方都想統治另一方,或者統治由兩個要素組成的整個社會。
在1861年的戰爭中,這完全適用於北方。但南方不想統治北方,也不想統治由兩者組成的整個國家。它只想與北方分離,或從聯邦中分離出去。在我看來,「需要雙方才能共舞」。如果只有一方想要統治另一方,你就不能有內戰。
以下是那場悲劇事件的一些更準確的名稱:
A. 中性 1. 1861年戰爭 2. 北方與南方之間的戰爭 3. 州際戰爭 B. 略帶貶義 1. 南方分離戰爭 2. 南方獨立戰爭 C. 非常貶義 1. 北方侵略戰爭 2. 林肯戰爭 3. 阻止南方獨立戰爭 4. 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 5. 第三次美國獨立戰爭 6. 北方對南方的強暴 D. 激進 1. 第一次南方分離戰爭
第一類,A. 中性,包括三個條目,所有這些都是不可辯論的。也就是說,它們高度描述性,並且大概不會冒犯任何人。它們是:1861年戰爭、北方與南方之間的戰爭和州際戰爭。沒有人能理性地反對1861年戰爭,或者也許1861-1865年戰爭。畢竟,這些是戰鬥的無可爭議的年份。地理描述,北方與南方之間的戰爭或州際戰爭,也不能被拒絕。不可否認,它們非常準確,並且沒有爭議。
第二類,B,略帶貶義,因為它明確指責北方引發了這場大火。南方分離戰爭和南方獨立戰爭都表明是北方試圖強迫一個不情願的南方進入它不再想成為其一部分的東西。如果北方和南方是一對已婚夫婦,我們可以說南方想要離婚,而北方不願意給予它一個。我們有一個短語來描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這種事件:婚內強姦。
但是奴隸制呢,可能有人會反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有任何真正的強姦正在發生,那不是北方對南方犯下的。相反,無論字面上還是比喻上,它都更好地描述了南方對奴隸所做的事情。
並非如此,並非如此。因為北方也有奴隸制!以這種方式看待事情給了北方太多信譽。由於國家的兩個部分都犯了奴役無辜人民的罪行[^1],這種可怕的罪行不能用來區分各方。奴隸制可以說從等式中被抵消了,我們剩下的是一群不再想與另一群人進行政治聯繫的人,但卻被迫違背他們的意願這樣做。
同樣,在1820年代,有幾個新英格蘭州認真討論過分離,作為對奴隸制的抗議,而不是對其的支持,而「進步人士」並沒有大聲疾呼這將是非法的。[^2]
在C類中,我們到達了非常貶義的稱謂,它們非常恰當地以毫不含糊的方式表明了北方的罪責和南方的清白。北方侵略戰爭、林肯戰爭[^3]、阻止南方獨立戰爭、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和第三次美國獨立戰爭[^4]都將責任完全歸咎於有罪的一方。北方對南方的強暴更是如此。
南方與北方進行了一場英勇的戰鬥。[^5]不幸的是,後者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大大超過了他們。
在D類中,我們到達了最激進的命名法:第一次南方分離戰爭。其含義是1861年發生的事情將再次發生,只是這次結果會非常不同。一個可能歡迎這種結果的團體是南方聯盟(http://www.dixienet.org/)。祝他們好運。
包容性語言 #
當我還是個小夥子時,捕魚的人總是被稱為「漁夫」(fishermen)。如今,執行這項任務的人被稱為「捕魚者」(fishers)。為什麼突然,好吧,不那麼突然,改變了?這顯然源於政治正確這個屬,女性主義這個種。「捕魚者」(Fisher)包括男性和女性,而「漁夫」(fisherman)看似排除了後者。類似的分析適用於「演員」(actor)和「女演員」(actress),以及「消防員」(firefighter)和「消防隊員」(fireman)。這些對中的前兩個,「女演員」和「消防隊員」,儘管使用了數千年,現在已經被放入記憶洞中。過去有「主席」(chairmen);現在,在禮貌社會中只有「椅子」(chairs)。為什麼?這只能是為了滿足女性主義者的變態慾望。在女性化之前的語言中,男性命名法通常包括兩性。也就是說,儘管女性很少是消防員或漁夫,但就語言而言,她們當然可以是。[^6]
為什麼女性主義者偏愛這種語言?很像貨物崇拜名聲的土著人[^7],他們覺得如果他們能改變一些膚淺的東西,那麼真正的結果肯定會隨之而來。也就是說,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包容性語言,男性和女性將得到平等對待。正如貨物崇拜成員沒有意識到飛機運送貨物嚴格限於合法機場有充分和足夠的理由一樣,女性主義者不欣賞有令人信服的經濟和生物學原因,為什麼女性平均賺的錢比男性少。[^8]關於黑人在電視節目和電影中的類似現象似乎也在起作用。他們通常被描繪成醫生、律師、教授、科學家、數學家、工程師,數量遠遠超過他們在這些職業中的實際代表性。這是希望戰勝現實的又一個例子。[^9]
此外,這些創新確實把語言搞得一團糟。[^10]考慮單數和複數之間的以下混亂:
「『如果你愛某人,就放他們自由』(斯汀);『這足以讓任何人失去他們的理智』(喬治·伯納德·蕭);『我不應該喜歡懲罰任何人,即使他們冤枉了我』(喬治·艾略特)。」[^11]
擺脫這種不當之處的一種方法是使用複數而不是單數。「例如,與其說『隨著他在他的項目中前進,醫學生有越來越多的臨床工作機會』,不如試試『隨著他們在他們的項目中前進,醫學生有越來越多的臨床工作機會』。」[^12]或者,「每個教授決定他們自己的閱讀清單。」[^13]但是,誰想永遠被限制在使用複數的緊身衣裡。單數做了什麼配得上這樣的命運?
另一個反對意見是基於邏輯。包容性語言取代了它能得到的每一個「man」的使用,並用「human」取而代之。例如,「man」變成「human」,「mankind」被轉換為「humankind」,「straw man」變形為「straw person」,等等。通常用「person」替代。例如,「他去了商店」變成「一個人去了商店」。
這裡的問題是「human」和「person」的最後部分,即「man」和「son」。如果女性主義者在邏輯上一致,她們首先會堅持用「huwoman」而不是「human」。但這也帶來了困難,因為「woman」以可怕的「man」結尾。也許應該使用「hudaughter」而不是「human」,用「perdaughter」代替「person」。
經濟戰爭 #
評論家習慣於利用戰爭和衝突的語言來描繪經濟關係。這是令人困惑、不理性和誤導性的。因為憂鬱科學處理的是互利,或正和博弈。每當一筆交易、購買、銷售、租賃協議、工作等完成時,所有參與者都會獲益;事前意義上必然如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事後也是如此。
例如,如果我以1美元購買一份報紙,這是一個無可否認的真理,在那一刻,我對期刊的評價高於我必須支付的錢。否則,天哪,為什麼我願意參與這個商業交易?我預期我會從這筆交易中受益。即使在事後意義上,從後來的角度來看,在幾乎所有這樣的情況下,我和其他處於這種位置的人都會獲益。我或其他任何人後悔購買報紙的情況很少見,理由是畢竟裡面沒有好消息,而這是買家所尋求和期待的。
那麼,在這方面考慮諸如「價格戰」或「敵意收購」之類的概念。在這裡,似乎市場上沒有發生互利,而是一種對抗關係。沒有什麼比這更遠離真相了。
先談後者。這種指控是由企業掠奪者的幽靈推動的,他們俯衝到一家無助的公司,進行「敵意收購」,出售其資產,並解僱所有員工。這裡有許多謬誤。首先,失業是由人為地將工資提高到工人生產力之上造成的。如果最低工資法或工會堅持員工每小時必須支付10美元,但他在生產力方面只值7美元,他將失業,就這樣。這與所謂的敵意收購無關。是的,人們被解僱了,但經歷這種活動的行業中的失業率並不比其他任何行業高。
但企業掠奪者有時不會為了資產而肢解公司嗎?確實如此。然而,只有當這些相同的資產在其他努力領域實際上比它們最初部署的地方更有價值時,他們才能獲利。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公司失去了工作,它們將在其他公司中被創造出來,到資產現在更有生產力地使用的地方,從而提高工資。
企業掠奪者的另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影響涉及首席執行官的薪水。許多評論家抱怨CEO薪水已經達到同溫層,構成了對工人的不合理剝削。假設如果CEO薪水「適度」,公司的資本價值將是1億美元,但是,由於驚人的薪酬方案,它現在只值1000萬美元。這樣的公司將成熟,可供企業掠奪者採摘。他會以比如1100萬美元購買這家企業,解僱寄生的CEO,看著公司的價值上升到其「適當的」1億美元,並帶進一筆豐厚的8900萬美元利潤。企業掠奪者對於離譜的CEO薪水,就像金絲雀對於煤礦安全一樣;只是他比鳥做得更好:他不僅警告問題,而且一舉解決了它。然而,政府通過監禁像邁克爾·米爾肯(Michael Milken)這樣的人,已經抹殺了這種有益的市場機制。現在他們竟敢抱怨失控的CEO薪酬。
至於「敵意」,股票的買方和賣方之間沒有這樣的東西。唯一「敵意的」人是剝削公司的CEO。但當我們說市場上只有和平合作時,我們指的是那些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的人;例如,報紙買家和賣家。當然,第三方總是可以敵意的。例如,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可能會對所有商業感到不滿。他對所有這些都是「敵意的」。那又怎樣?
價格戰呢?這也是一種語言扭曲。例如,當雜貨商或加油站為了吸引顧客而降低價格時,他們與從他們那裡購買的人相距甚遠,沒有「戰爭」。恰恰相反。就這些供應商彼此之間的關係而言,這場「戰爭」的所謂參與者,他們與薪水過高的CEO和企業「掠奪者」處於相同的位置。他們是所有這些交易的第三方,因此,在其中任何一個中都沒有地位。他們不能透露或證明(羅斯巴德1997)他們的敵意。也就是說,當顧客A從賣家a購買雜貨或汽油時,賣家b可能不喜歡它,但他不是這筆交易的一部分。
國民財富 #
我們經常被告知,最富有的X%的人擁有Y[^14]%的國民財富。正如可以預期的,在並非所有人都擁有完全平等財富的背景下,它通常遠遠超過他們在人口中的比例。但這X%的人口並不擁有任何國民財富。當然,他們可以聲稱擁有他們自己的所有財富,但不能聲稱任何其他人的財富。
以國民財富的方式看待事情,然後注意到它分配不均,是人口中最貧窮元素及其自稱代言人抱怨的一個配方。
這個概念隱含的想法是,實現「公平」的最佳方式,通常定義為幾乎絕對的收入平等,是從富人那裡拿走收入或財富,然後簡單地把它給窮人。人們可以通過實施高度累進的所得稅或財富稅來做到這一點。
任何這樣的行動方案都有許多問題。首先,它減少了富人和窮人賺取收入和富有成效的動機。如果他們生產的東西將被從他們那裡拿走,前者在邊際上就不會那麼努力工作。但這也適用於後者,因為如果他們賺取自己的錢,他們將不會得到那麼多其他人的財富。[^15]其次,「公平」根本不是「平等」的同義詞。第一個術語表示公正,而第二個僅僅表示某種數學關係。但用槍指著從那些賺到錢的人那裡徵用金錢,並把它給那些沒有賺到錢的人,有什麼公正的呢?第三,一個大量從事這種做法的國家很可能接近「平等」,但這將只是每個人都平等挨餓的那種平等。
公平貿易 #
什麼能比「公平貿易」更公平?表面的答案是沒有什麼能比這更公平了。但對語言的更仔細分析表明,「公平貿易」根本沒有什麼公平的,真正公平的貿易是自由貿易。
讓我們從定義我們的術語開始。「公平貿易」,由於語言的歪曲,是一個阻止人們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式進行貿易的系統。相反,制定了貿易壁壘,以抵消其他國家流行的環境和勞工標準。[^16]換句話說,如果南美洲或非洲的出口國支付的工資低於第一世界的好管閒事者和行善者認為適當的工資,關稅甚至配額將被放置在來自該來源的進口的道路上。為什麼通過強迫工資高於生產力水平在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創造失業是「公平的」,從來沒有解釋過。
將其推向邏輯結論,我們還能將其推向何處,「公平」貿易實際上是試圖消除這些國家相對於歐洲或北美那些國家可能擁有的任何競爭優勢。如果我們能對這些國家施加與目前國內流行的相同嚴格的勞工和環境立法,來自這些較貧窮地區的出口將不再與當地產品具有競爭力。最終,這將幾乎意味著富國和窮國全球社區之間任何貿易的喪鐘。
這將損害富裕國家的所有人,特別是那裡的不太富裕者。但最大的受害者將是世界較貧窮部門的居民。在較早的世紀,非洲那些與更先進的西方接觸的部分(即海岸上的那些)比那些很少有商人冒險的內陸地區發展得更快,這並非偶然。[^17]大多數全球貿易發生在先進地區內部,而不是在它們與那些遭受極端貧困的地區之間。剝奪世界這些部分目前享有的相對較少的貿易,將是以一種特別惡毒的方式對待窮人。那些最熱衷於促進「公平貿易」的人是侵染西方勞工和左翼環保運動的左派分子,這是偶然的嗎?這遠非那些冒充窮人朋友的人實際上是他們最大敵人的唯一例子。
形成非常鮮明對比的是,自由貿易[^18]是窮人的最後最佳希望,所有國家的窮人,以及促進全球專業化和勞動分工,這使所有貿易夥伴受益,至少在事前意義上如此。
經小盧埃林·H·洛克威爾先生(Mr. Llewellyn H. Rockwell, Jr.)的好意許可印刷。本文最初發布在 http://www.lewrockwell.com 網站上。
[^1]: 關於支持將自願奴隸制合法化的論點,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請參見Block (1999, 2001, 2003, 2004, 2006)。
[^2]: 關於分離的辯護,請參見Adams (2000); Gordon (1998); Kreptul (2003); McGee (1994); Rothbard (1967)。
[^3]: DiLorenzo (2002)為這個稱謂辯護。
[^4]: 因為1812年戰爭是第二次。我將這一點歸功於拉里·塞克雷斯特(Larry Sechrest)。
[^5]: 參見電影《眾神與將軍》(http://www.godsandgenerals.com)。
[^6]: 誠然,從來沒有「農夫人」(farmerman)這樣的東西。一直以來,而且永遠,只有「農夫」(farmers)。這似乎是一個證明規則的例外。
[^7]: 這些前文明人相信,如果他們用稻草或其他方便的材料在叢林中間建造跑道,飛機就會從天而降,向他們運送貨物。(參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go_cult)
[^8]: 關於這一主張的詳細說明,請參見本書第12章。
[^9]: 對這一現象的另一個解釋是試圖讓大眾對女性和黑人在非傳統高聲望職業中感到舒適和習慣,以支持平權行動政策,這些政策提升了他們在那裡的數量,與在沒有這種不公正項目的情況下相比。我焦急地等待像我這樣的老胖猶太人被虛構地描繪成體育英雄、性感種馬和說唱歌手。
[^10]: http://www.adoremus.org.
[^11]: http://www.english.upenn.edu/~cjacobso/gender.html
[^12]: 同上。
[^13]: http://www.marquette.edu/wac/neutral/NeutralInclusiveLanguage.shtml
[^14]: 尤金·帕切爾特(Eugene Paczelt)向我建議這個術語有問題。
[^15]: 一個流行的保險槓貼紙寫道:「更努力工作。數百萬福利領取者指望著你。」
[^16]: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ir_trade
[^17]: Bauer (1981, 1984); Bauer and Yamey (1957).
[^18]: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e_trade